青马人才
1、报名条件
- 我校由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并注册在校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品行表现优良,无违法记录,无未解除的违纪受处分记录,不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学习成绩优良,专业综合排名达到推荐类别的要求。
- 有三名本校相关专业副教授联名推荐。
- 专业综合排名前50%(含5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本科期间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或社会实践经历,担任班长、团支书及以上学生干部职务;
- 作为主力成员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国内权威科研竞赛(国内权威科研竞赛参照《北京科技大学组织参加的学科、科技竞赛名录》执行),获得全国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国际赛事参照执行);
- 作为主力成员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赛道中,作为主力成员参赛且团队排名前3的成员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 本科阶段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不包含共同一作)在SCI、EI、CSSCI、北大核心期刊(不包括会议、增刊)发表与学业相关的科研论文至少1篇;
- 竞赛奖项须代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论文作者所属单位须为北京科技大学,竞赛奖项与论文均须在本科阶段获得。学生与直系亲属合作的科研成果、竞赛奖项等不得作为报名条件。竞赛奖项和发表论文不纳入个人考核,仅作参考,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 身心健康,体育课成绩合格。
- 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攻读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双学位学生。
- 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报名方式
申请人根据推荐条件提交纸质版材料和电子版材料,纸质版材料包含签字盖章后的《北京科技大学推荐2024年“青马人才”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以及资格审核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材料为所有纸质版材料的PDF版(含盖章)。
3、资格审核及相关要求
- 三名本校相关专业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的联名推荐信(三名教师在同一封推荐信上签字,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 学术专长相关证明。在符合报名条件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须提供期刊的封面、目录页及全文复印件,外文期刊须提供WOS入藏号或EI检索号。暂未见刊或正式检索的,须提供接收证明或proof、在线发表证明(论文网址或Doi号)与刊源证明(学校图书馆可开具)。以上均不包含期刊的增刊,不包含会议论文。有竞赛获奖的,须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材料,同时提交《主力成员证明》,写明作为团队主力成员参加的比赛名称、所获奖项,并由竞赛指导教师签字、竞赛组织部门或竞赛组织学院盖章。
- 申请人的直系亲属以及非直系亲属中如有在校工作的情况,须提交在校工作的人员名单(纸质版),含姓名、职务、学院(单位)、亲属关系,须申请人签字,与纸质版材料一同提交。
4、个人考核
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符合条件者进行个人考核。考核共分为2项,包含:学习成绩(50%)、面试考核(50%),具体计算和考核方式如下:
- 学习成绩:根据学生6个学期的专业加权平均分计算(不含附加分),计算方式如下:(1-专业加权平均分排名)*100。
- 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包括学术潜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面试方式以综合面试为主,一般包括但不仅限于考生个人汇报和老师随机提问考生作答的方式,在考查基础素质的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学术潜力考核:重点考查考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潜力,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潜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请考生选取一篇自己的代表作(可以是已发表论文或竞赛获奖作品)以ppt形式进行介绍;考核分为个人陈述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个人陈述5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学术潜力考核满分50分。
- 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日常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5、公示
按“青马人才”保研名额150%的比例对个人考核结果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如有入选者放弃保研资格,将按顺序进行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