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限制:通常为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如自动化、计算机等),可个人或组队(一般1-2人)。
比赛官网:关注机器人或自动化领域协会通知。
报名时间:未明确提及,文件标注“不知道目前开不开”,若举办,同类赛事多在每年3-5月报名。
比赛时间:初赛5-6月(区域赛),决赛7-8月(全国赛,现场竞速)。
赛制介绍:要求设计能自主识别迷宫路径的“电脑鼠”,通过编程实现自主导航、避障及最优路径规划,比赛以完成迷宫的速度和稳定性为核心评审标准。
“电脑鼠”(英文名 MicroMouse),是一种使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机电运动部件构成的智能行走装置,可以在不同“迷宫”中自动记忆和选择路径,采用相应算法快速到达目标。IEEE 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国际性的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为此,许多大学还开设了“电脑鼠原理和制作”选修课程。
嵌入式系统是科技集成创新的重要手段,融合了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和电子工程等多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家电、信息家电和3C等领域。
1972年,美国《机械》杂志发起比赛,最初的电脑鼠由机械结构和弹簧驱动。1977年,IEEE Spectrum 杂志提出电脑鼠的概念。真正的首场电脑鼠迷宫竞赛于1979年在纽约举行。1991年以来,每年都有世界级的比赛。
2007年和2008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主办了两次“长三角地区IEEE标准电脑鼠走迷宫邀请赛”,有三十多所院校参加。2009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了“2009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共有9个赛区54所高校140支队伍参赛,陕西科技大学代表队以15.7秒夺得冠军,这也拉开了中国电脑鼠竞赛的大幕。
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规则采用国际流行的 IEEE 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制定附则。赛事分为省级赛区和全国总决赛。各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可晋级全国赛。
曾参赛过的队伍可继续参赛,组委会鼓励其自行研制电脑鼠。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为新增院校免费提供2个电脑鼠 MicroMouse1752 及 IEEE 标准1/4迷宫。该电脑鼠采用 NXP 公司 Cortex-M3 内核 ARM 处理器 LPC1752,并配套开发工具和指导书籍。
组委会鼓励所有参赛者根据 IEEE 标准自行研制电脑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所属类别:工科实践类。